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王緝思:美國恐怖事件的震撼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今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用劫持的美國飛機,撞毀紐約市的世界貿(mào)易中心雙塔樓和美國國防部所在地——華盛頓五角大樓。在這起連續(xù)慘案中,死亡人員總數(shù)高達7000左右,其中包括來自65個國家的2600多位外國公民?植阑顒影l(fā)生時,筆者正在美國訪問講學。雖未身臨其境,但從媒體報道和耳聞目睹之中,深深感受到該事件對美國經(jīng)濟、政治、社會、公眾心理的強烈震撼。到本文截稿時,有關911事件因果的調查尚未結束,美國的軍事報復則剛剛啟動。因此,許多論點尚須經(jīng)過時間的檢驗。

  

  一、深仇大恨從何而來

  

  幾乎可以肯定,這場蓄謀已久、精心策劃的恐怖行動,是由某個或某幾個以伊斯蘭極端分子為核心的跨國恐怖組織發(fā)動的。其打擊目標,不言而喻首先是美國,是美國政府及其奉行的對外政策。長期以來,美國對中東的政策遭到廣泛的批評。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依仗其唯一超級大國的實力,在中東推行強硬政策,長期封鎖和遏制伊拉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偏袒以色列,在伊斯蘭世界招致反感以至憤怒。許多伊斯蘭國家的“溫和派”政府懾于美國的壓力,也出于各自的利益盤算,沒有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美傾向,部分掩蓋了中東、阿拉伯世界、伊斯蘭世界公眾中積聚的激烈反美情緒,形成了恐怖組織的溫床。

  美國對本·拉登為代表的國際反美團伙的打擊,形同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一直未擊中其要害,而把在國際安全問題上的主要精力放在對美并未構成重大威脅的科索沃、朝鮮、導彈防御系統(tǒng)、臺灣等問題上,直到911事件之前還在議論所謂“軍事中心是否轉移到東亞”的問題。美國對巴爾干半島、車臣等地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恐怖活動,采取過同情態(tài)度。冷戰(zhàn)時期出于反蘇的權宜動機,美國還給阿富汗游擊隊等伊斯蘭武裝提供過武器和訓練,無異于養(yǎng)虎為患。這些做法,都給日后美國遭受的重大生命財產(chǎn)損失種下了苦果。

  但是,恐怖分子所代表的那種對美國的仇恨,決不局限于美國政府及其政策,否則他們不會將目標選擇在有幾十個國家公民上班的世界貿(mào)易大廈。那種仇恨,顯然還針對象征意義上的美國,包括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以及當代資本主義的制度、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

  從古代的阿拉伯帝國到十字軍東征,到近代的奧斯曼帝國和西方對伊斯蘭國家的殖民統(tǒng)治,再到當代西方文明在其影響力和所掌握的物質技術資源方面對伊斯蘭文明的巨大壓力,伊斯蘭文明同基督教文明的較量已經(jīng)有一千幾百年的歷史。不少穆斯林身著西服革履,觀賞好萊塢電影,吃麥當勞快餐,心中卻仍然充滿對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嫉恨。海灣戰(zhàn)爭之后美國軍隊進駐伊斯蘭圣地麥加所在的國家沙特阿拉伯,對很多穆斯林來說意味著奇恥大辱。近年來被美國認定為庇護恐怖主義活動的國家,全部是伊斯蘭國家。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固有其片面性,但宗教沖突構成人類歷史上沖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無法否認的。冷戰(zhàn)結束后民族宗教的沖突此起彼伏,更證明了這一點。

  當代資本主義借助全球化和技術進步而得到的畸形發(fā)展,同宗教紛爭糾纏在一起,更激化了以紐約摩天大樓為代表的一個極端,同以阿富汗、蘇丹等國的窮鄉(xiāng)僻壤、斷壁殘垣為代表的另一個極端的巨大反差?植澜M織在貧瘠落后的民族地區(qū)容易扎根,也有其經(jīng)濟和社會根源。

  然而無論對美國、西方文明、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的憤恨有多么深刻的背景原因,恐怖活動都是不能同情、不可饒恕的。目的的正當不能證明手段的正當,更何況跨國恐怖組織并非在代表善良去懲罰邪惡,而是藐視任何現(xiàn)代法律、公共秩序和生命尊嚴。他們同販毒、綁票、販賣人口、走私武器的罪惡勢力相勾結,在將數(shù)千無辜平民埋葬在紐約廢墟之下的同時,也將他們棲身之地的窮苦人民進一步推向痛苦的深淵。他們是在利用一部分人民的憤怒、恐懼和絕望來達到自己的罪惡目標。

  美國進行大規(guī)模的海外軍事報復,也許正是911恐怖事件的幕后指揮者所求之不得的,因為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激化伊斯蘭世界和西方世界的矛盾,加深仇恨,動員更多的人投入他們的“圣戰(zhàn)”事業(yè)。

  

  二、美國陷入新的戰(zhàn)略困境

  

  駭人聽聞的911恐怖事件遭到除伊拉克以外的世界各國政府的一致譴責,美國即將采取的軍事打擊也得到不少國家的支持和配合。但是,對下一步美國的外交和軍事行動來說,處處都是陷阱。

  美國前國防部長施萊辛格9月23日在洛杉磯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如果轟炸或用地面部隊進軍阿富汗,可能正中本·拉登的下懷,因為空中轟炸對恐怖集團的損害有限,但造成的平民傷亡和難民逃亡會使伊斯蘭世界更加仇視美國,讓美國在國際社會陷于孤立;
而地面進攻則可能重蹈20多年前蘇聯(lián)軍事占領阿富汗的覆轍。另一方面,如果美國遲遲不能對恐怖組織及其基地進行有效的打擊,會被世人視為“紙老虎”。軍事行動上的進退兩難,是美國的戰(zhàn)略困境之一。

  美國一直指責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利比亞等國政府支持恐怖活動。美國媒體透露,在策劃下一步軍事行動時,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等人力主借機對伊拉克等國實施軍事打擊,以顯示美國的實力和決心。以國務卿鮑威爾為代表的“謹慎派”,則堅決反對這種打擊一大片的做法,擔心在伊斯蘭世界埋下更多的仇恨種子,也擔心伊斯蘭國家中的溫和派政府難以抵擋激進派的壓力。布什總統(tǒng)在9月20日的國會演講中,反復強調美國尊重伊斯蘭信仰和廣大穆斯林,打擊的只是一小撮恐怖分子。但是,一旦美國在阿富汗得手,誰也不敢擔保它不會把矛頭轉向別的國家,繼續(xù)執(zhí)行偏袒以色列的強硬中東政策,從而繼續(xù)一場曠日持久、名副其實的“文明間沖突”。實際上,許多穆斯林人士都懷疑美國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要永遠壓制伊斯蘭世界的興起,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如何在“打擊一小撮”的同時避免得罪一大片,此為美國的戰(zhàn)略困境之二。

  奉行一意孤行的“單邊主義”,是現(xiàn)任布什政府的外交特色。按理說,911事件應當敲響了單邊主義的喪鐘,因為布什政府為反擊恐怖分子,不得不尋求多邊合作,甚至不得不犧牲一些其他方面的利益和原則,例如取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核試驗之后對它們進行的經(jīng)濟制裁,和中國、俄羅斯等國商量以部分妥協(xié)換取支持。然而一部分美國決策者仍然擔心聯(lián)合國等多邊國際機制束縛美國手腳。布什總統(tǒng)宣稱別國“要么站在我們一邊,要么站在恐怖主義一邊”,同冷戰(zhàn)時期以對蘇聯(lián)的態(tài)度劃分敵友的思維定式如出一轍。既認識到自身力量有限,謀求廣泛的國際支持,又難以舍棄單邊主義,時時顯露傲慢的霸權心態(tài),是美國面臨的戰(zhàn)略困境之三。

  911事件后,以伊斯蘭極端勢力為核心的國際恐怖組織一夜之間就成了美國最大的安全威脅。但是,過去幾年美國一直關注的核擴散、導彈技術擴散,以及決心要建立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難道通通都要放在次要位置上?反導條約還要不要終止?大力發(fā)展太空武器、裁減軍隊數(shù)量、壓縮航空母艦等傳統(tǒng)武器裝備規(guī)模的計劃,還要不要付諸實施?“軍事部署東移”、牽制中國等方面的戰(zhàn)略調整,要不要重新考慮?原定即將出臺的新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很可能因911事件而胎死腹中。所謂“非對稱”、非傳統(tǒng)的安全威脅到底有多大,如何應付,是美國新近陷入的戰(zhàn)略困境之四。

  其實幾年以來,一些美國安全問題專家一直在探討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重大調整。他們認為,蘇聯(lián)那樣的傳統(tǒng)敵國不復存在,今后也難以再現(xiàn),而非傳統(tǒng)性的攻擊將成為美國在21世紀的最大夢魘。在全球化的新條件下,像美國這樣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是“易攻難守”的。這種社會很難被征服但很容易被破壞和騷擾。其特點是政治權力分散而公共設施集中,信息公開程度高,而人們對災難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植婪肿硬扇〉钠茐氖侄慰梢曰臃虑掖鷥r不高,如用小刀劫持飛機、在公共場所埋放炸彈、在自來水里下毒、在地鐵站施放毒氣等等,把政府當局和公眾搞得草木皆兵。相比之下,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權力集中而社會設施分散,信息隱秘,人們對災禍的心理承受能力高。對在傳統(tǒng)社會中扎根的恐怖分子,“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起不到多大效果。布什總統(tǒng)發(fā)誓要“擊敗在全球活動的每一個恐怖組織”,不過是為了鼓舞士氣、口頭上解恨而已,完全不可能做到。

  不少美國有識之士都了解,恐怖主義的根源決不僅僅是伊斯蘭極端主義,還包括種族沖突、宗教與文化隔閡、貧富懸殊、教育落后、資金流動失控等種種因素,而且美國國內也不乏恐怖活動的土壤和誘因。一怒之下耀武揚威,發(fā)動多少次軍事行動,都解決不了“治本”的問題。有人問到,如果把在海外大動干戈所花的財富和精力用于“治本”,比如把即將扔到阿富汗的炸彈換成空投糧食,是否更有利于鏟除恐怖活動的土壤?然而這樣的冷靜思考如同空谷足音,無力將美國從當前的戰(zhàn)略困境中解脫出來。

  一方面是恐怖分子的殘暴,另一方面是美國報復行動將帶來的生靈涂炭,接下去可能是仇恨加劇,新的恐怖分子制造更可怕的災難……。這一惡性循環(huán)將持續(xù)多久,有誰能夠預料?

  

  三、對美國社會的震撼

  

  許多人將911恐怖事件同珍珠港事件相提并論。其實,這次恐怖事件對美國人安全感的損害要遠遠超過珍珠港。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已經(jīng)達到它軍事力量的極限,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對美國本土實施有效突襲;
冷戰(zhàn)時期出現(xiàn)了美蘇之間的“核恐怖”,但畢竟美國沒有遭到直接攻擊。911慘案活生生地告訴美國人,美國對外發(fā)動進攻而本土不受襲擊的歷史永遠終結了。美國政府宣告“21世紀的第一場戰(zhàn)爭”,即“美國的新戰(zhàn)爭”從此開始。沒有人知道這場戰(zhàn)爭能否終止,何時終止。

  平心而論,美國到底是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法治社會。重大災難發(fā)生之后,行政當局、國會、公共傳媒都基本保持了鎮(zhèn)定和秩序,社會表現(xiàn)出相當強的內部凝聚力和愛國精神,教會也發(fā)揮了社會中介和心理平衡器的作用。另一方面,這次恐怖事件對美國社會的強烈震撼遠遠沒有結束,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剛剛開始暴露出來。

  首先,整頓內部與打擊外敵的矛盾。雖然到目前為止,劫機作案的疑犯絕大多數(shù)是從境外潛入美國的穆斯林,但有的已在美國潛伏了幾個月、幾年,甚至10年以上,不受約束地在美國接受駕駛飛機的訓練。美國的治安措施顯然是漏洞百出,也不排除有美國公民充當內奸、同恐怖分子相互策應的可能。在內部清理整頓和追究事故責任剛剛開始、漏洞究竟有多大還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匆忙向外用兵,當然會顧此失彼。萬一在對外征戰(zhàn)還沒有成果的情況下國內再次發(fā)生恐怖事件,后果更不堪設想。為加強國內治安,布什政府于9月20日宣布成立內閣級別的“國內安全局”,負責協(xié)調包括國防部、司法部、運輸部、能源部、中央情報局等在內的政府機構的國內治安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國內治安比對外用兵更難取得效果。

  其次,打擊恐怖主義同國內種族、宗教、文化多元的矛盾。據(jù)一個美國伊斯蘭組織統(tǒng)計,9月11日到24日,美國穆斯林和阿拉伯人遭受歧視和打擊的事件發(fā)生了600 多起,其中謀殺4起,60座清真寺受到攻擊。一位錫克族美國人僅僅因為長相裝束像穆斯林(錫克族成年男子戴包頭巾)而慘遭槍殺。9月21日,有三名來自中東的旅客(其中一名是美國人)要搭乘西北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機,已接受了嚴格的安全檢查,但部分旅客和機組人員表示同這些中東人同乘一架飛機有不安全感。西北航空公司竟然因此而拒絕這三位旅客登機。據(jù)說此類事件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多起。一位少數(shù)族裔氣憤地說,制造俄克拉何馬爆炸事件的是美國白人麥克維,怎么沒有聽說過那次事件后對白人男子格外警惕?

  美國公民中的穆斯林從1970年的50萬劇增到目前的約700萬,其中黑人約占40%,阿拉伯和南亞移民約各占30%。阿拉伯血統(tǒng)的美國人絕大部分集中在洛杉磯、底特律等大城市。人們不大知道的是,只有23%的美籍阿拉伯人是穆斯林,其余人信奉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種族和宗教問題是美國社會中最為敏感的問題。布什總統(tǒng)最近使用了“十字軍東征”(crusade)一詞來表示鎮(zhèn)壓恐怖組織的決心,激起國內穆斯林的強烈反應。在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中,美國主流社會同伊斯蘭教徒、少數(shù)族裔的相互猜忌可能加深,對美國社會的凝聚力是嚴重的考驗。

  第三,加強社會控制同維護公民權利的矛盾。這一矛盾同種族、宗教關系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上述歧視少數(shù)族裔的事件主要發(fā)生在民間的話,社會控制同公民自由的矛盾更多地涉及到法律和公共政策。同時,政府不得侵犯受到法律保護的公民權利,是美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之一。這次恐怖活動發(fā)生后,許多美國人都在思考,為了社會穩(wěn)定的需要,要不要犧牲部分個人自由、隱私權、新聞自由?例如,是否應當要求每個人外出時隨身攜帶公民身份證件?對治安部門搜身、搜查車輛和住宅、調查經(jīng)濟收支的權力的限制是否應當放松?這些都是極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其結果涉及到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在新的反恐怖主義法案中,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提出的加強對洗錢活動監(jiān)控的建議得到多數(shù)人的擁護,但他要求擴大執(zhí)法部門在監(jiān)聽電話、檢查電子郵件等方面的權力,則受到強烈抵制。他還提議,對于未經(jīng)起訴就予以拘捕的移民,其羈押時間可以延長到48小時,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更長;
對涉嫌支持恐怖活動的外國人,可以隨時驅逐出境。布什政府還在考慮是否廢除25年以前制訂的不得暗殺國外敵對分子的禁令,因為不許暗殺本·拉登這樣的人顯然是太束縛手腳了。但是,這些建議都會遭到國內一些人權組織和自由派人士的反對。

  第四,吸收外來移民和排外情緒、加強移民限制的矛盾。美國社會的對外開放給它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新移民提供了急需的廉價勞動力。在加利福尼亞州,僅去年一年6萬多外國留學生交納的學雜費就高達7億美元。但在恐怖事件后,反對移民的浪潮迭起。布什政府給800萬非法移民以合法身份的考慮和辯論,已經(jīng)無限期推遲。給外國人發(fā)放的入境簽證將會收緊,種類可能減少。由于一個劫機嫌疑犯是持學生簽證進入加州的,該州參議員范因斯坦建議將給外國留學生發(fā)放簽證的工作暫緩6個月。今后美國政府對外國留學生的限制,幾乎肯定會增加。

  第五,強化治安與復蘇經(jīng)濟的矛盾。布什總統(tǒng)說,恐怖分子的目標之一就是打擊美國經(jīng)濟和人民的信心,為了挫敗敵人的計劃,必須盡快復蘇經(jīng)濟,回到正常的工作崗位。布什親自帶領內閣成員乘坐航班,以顯示對航空安全的信任。但是,公眾對戰(zhàn)爭迫在眉睫的感覺,政府強化治安的措施,媒體不斷報道的911傷亡慘狀、恐怖分子的新威脅、恐怖活動的新手段,都使恢復消費者信心的努力大打折扣。在近期內,對外軍事行動、對內加強戒備同刺激經(jīng)濟景氣是不可能兩全其美的。

  盡管911恐怖事件對美國的重創(chuàng)是全面的,長期的,要斷言美國因此而一蹶不振,或將相對衰落,尚為期過早。由于美國在世界經(jīng)濟和政治中所處的特殊位置,美國經(jīng)濟的重創(chuàng)也是世界經(jīng)濟的挫折,幾乎沒有哪個國家的經(jīng)濟能夠從中獲益;
美國的不安全感,正在傳染給西方發(fā)達國家和許多其他國家。然而這種影響決不是單向的。美國要想從這場災難的廢墟上重建自信和形象,必須同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合作,接受人類文明原則的共同制約。

  

  原載《讀書》,2001年第12期。

相關熱詞搜索:美國 恐怖事件 震撼 王緝思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