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馮象:法學院往何處去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自從文革結束,重建法學,轉眼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成就不可謂不大。不必一一列舉,諸位今天坐在明理樓(清華法學院)這間教室里聽課,學雜費是四分之一世紀前我進大學時無法想象的“天價”,即是證明。但是,法律教育在高速增長、成功競爭資源(生源師源、優(yōu)惠政策、國家與社會資金等等)之時,也產生不少問題。比如學術腐敗,網上經常揭露,教授學生都有份,形象受了影響。從前我給中國學生寫推薦信,說他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長之類就行了。現(xiàn)在首先強調一條,該生道德操守如何。為什么?因為美國大學的招生辦都知道,中國學生寄來的材料,推薦信有時候是自撰的,成績單和學位證書也有假的。他們怕了。所以推薦人必須聲明自己與申請人的關系,了解的程度,最好還舉出實例,說明德智體的“德”怎么樣,讓人家放心,然后才評價其他方面。教育是一門基于信譽的產業(yè),信譽受損,成本就漲,而且攤在每個受教育者的頭上。

  病根在哪兒呢?當然不怪學生,也不全怪法學院;
是大學本身出了亂子。

  關于大學改革,這兩年討論很多也很熱鬧,各種各樣的方案,還請了專家論證。但我看根子就一條:大學無自治。大學自治即教授自治,主理大學事務,不做主管部門的小媳婦,直接對納稅人及其民意代表負責(就公立大學而言)。改革開放迄今,大學是一只死角。缺乏自治,學術獨立便難有制度上的保障,大學極易淪為主管部門、校內外權勢和鉆營者各種名目下的犧牲,例如濫發(fā)文憑、盲目合并、掛靠公司、招引洋野雞大學合作辦班之類。這局面一天不變,中國的大學就沒有重上正軌的希望。但是現(xiàn)實地看,這一條一時還實現(xiàn)不了:牽扯的既得利益太大。所以一切改革(不算那些借改革之名牟利分贓的腐敗),無非兩條出路:一是從外圍入手,從容易做能夠做的地方做起,切實維護全體師生的利益,逐步推動自治;
二是繼續(xù)“世界一流大學”的黃梁夢,邯鄲學步照搬一些洋指標,聘請幾個洋“大師”,直至無錢可燒,鬧劇結束。實際上,中國人辦大學是很有經驗的。上世紀三十年代,先賢們就已經辦成功了一批名副其實的一流大學,老清華即其中之一;
抗戰(zhàn)中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南遷昆明組建西南聯(lián)大,是另一例。兩代人之隔,現(xiàn)在同那時相比,差距多大?恰逢跑博士點的季節(jié),你們到附近的賓館飯店去轉轉,數一數就知道了。有多少支外地院校專程來北京“跑點”的隊伍?他們準備“搞惦”多少關系、灑多少錢?所以我說,百年大學百年學術,今日最愧對先賢。

  以上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的背景。下面我講三個問題:法學院的定位、法學本科要不要辦、寫論文如何提問。

  

  

一、法學院的定位

  

  歷史地看,法學院的功用大抵有三:首先是培育法律人才。現(xiàn)代(城市工業(yè)文明)社會是“法治化”管理的,政府機構、公司社團和私人業(yè)務,為日常運作或處理糾紛,需要聘用大量通曉法律的專業(yè)人士。這些人才的培育,在多數國家,便由法律系或法學院承擔。其次,是供養(yǎng)/雇傭一批學者,讓他們通過課堂教學和著書立說,闡明法律的原理,F(xiàn)代國家的立法多半是政治妥協(xié)的產物,要專家學者分析注釋了,原本矛盾百出的法條語言才可以做成一個看似完整的規(guī)則體系,號稱“法律科學”,爭取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所認可。最后,這樣一套掩蓋現(xiàn)實矛盾、脫離生活經驗而只能循環(huán)論證的“學理”和思維方式,被法律專業(yè)人士,即律師、法官、檢察官等法律家組成的行會或利益集團全盤采納,宣傳運用,法律就開始區(qū)別于其他社會現(xiàn)象與制度,跟政治、宗教、道德、習俗等分道揚鑣了。所以,法學院不僅是法治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生產基地,也是法律的職業(yè)化或業(yè)務壟斷的門檻,是美國法學家伯爾曼描述過的西方式法律的歷史自主性的一項必要條件(《法律與革命》,頁8)。

  然而,這只是從法治操作者及其雇主(或總服務對象)的立場出發(fā)考察,并且假定,他們的愿望和要求代表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事實并非如此。所以現(xiàn)代法學院作為大學的一部分,另有一個立場,即基于大學理想、淡化職業(yè)主義的立場。什么是大學的理想呢?大學的理想在教育自治、學術獨立。倘若奉行這一理想,法律教育就不應附麗于法治的需求,囿于培訓實用人才或“法律技工”,雖然這是雇主們的愿望和資本的利益所在。于是法學院設在大學,而非由例如律師協(xié)會來操辦,便體現(xiàn)了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的選擇:惟有將法律教育與法治的日常生產流程脫鉤,法學才能夠沖破法條“學理”和資本的語言的束縛,關心、探討現(xiàn)實世界的社會關系和壓迫反抗;
法學家的解惑授業(yè)與傳道,才可以超越法治意識形態(tài)而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識;
莘莘學子才不至于少年老成,早早磨滅了理想和勇氣。

  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關系到法律教育的方向和倫理底線;
據此,我們也可以看清楚通行的教學法和教材的弊端。例如,目前許多課程的講授,都是以全國性立法為主導、條款的“學理”解釋為內容的。但在實際生活中起作用的,還有大量淵源效力和適用范圍各不相同、往往還互相矛盾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規(guī)范文件和慣例。法律教育如果局限于講授綱要性、高階位的立法,結果是“向學生掩蓋了實際發(fā)揮效用的具體法律規(guī)范和法律沖突”(方流芳《中國法律教育觀察》,頁43),亦即隱瞞了法治的真相。而這些隱瞞或回避真相的課本知識,諸位心中有數,便是你們將來一畢業(yè)即還給老師的“那點兒東西”(蘇力《送法下鄉(xiāng)》,頁369)。反過來,法律教育一旦開始朝獨立自主的方向努力,法學便有可能成為社會批判的中堅。這一批判既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所以才誕生了法律援助運動,要法治容納不同的聲音。今天,當法治時代來臨之際,法律教育應當鼓勵多元的價值取向,自覺地拒絕職業(yè)主義的誘惑與偏見。雖然我知道,諸位學習法律將來的出路(或在職的崗位)多半是法律職業(yè),我仍然要說,法學院即真正一流的法學院的教育,對于你們最大的好處不是職業(yè)訓練,而是職業(yè)批判:通過批判豐富你們的知識,訓練獨立的思維,樹立人生的理想。

  如果我們認同獨立自主的辦學方向,便可以為當前法學院面臨的挑戰(zhàn)分主次了。挑戰(zhàn)主要不在政治層面:什么能說什么不說----出乎一些西方觀察家及其忠實讀者例如德沃金教授的意料,他要中國人“認真對待”的那番大道理(《在北京認真對待權利》),遠不如他頭上一圈“大師”光環(huán)受人認真對待----轉型時期,一般而言,法學問題的“合法性”或“可妥協(xié)范圍”要比相鄰學科(如政治學)的問題寬泛。除開行話包裝等技術因素之外,主要歸功于法治話語的“政治正確”。故法學之為“顯學”,容易有讀者聽眾,跟學術貢獻是無關的。相反,正因為是顯學,文憑證書的市場大、好推銷,挑戰(zhàn)就集中到了倫理層面。諸位想一想,法學院的諸多“成績”,形形色色的創(chuàng)收項目,吹了多少學術泡沫?就市場價格和規(guī)模效益來看,在大學里,除了商學院的MBA(包括EMBA)項目,恐怕無出其右者。

  但是,法學院不可以走商學院的道路。企業(yè)管理、金融會計之類,是商場上的知識與技能,商人不承擔社會批判的任務。經營MBA可以市場導向、金錢掛帥而不負咎,只要合乎商業(yè)倫理、不犯法即可。大學只是它的一面招牌,不是它的辦學理想。而法學,如上文所說,早已脫離或放棄了行會訓練而加入現(xiàn)代大學。法律教育便不能以MBA為榜樣,滿足于市場/案例分析或分析工具的開發(fā)。法學必須關心、提出并試圖回答困擾我們社會的一些基本問題;
故而必須堅持學術獨立,與法治及一切功利目標保持距離,才能建立起學術傳統(tǒng)和話語權威?梢哉f,當前法律教育面臨的最大威脅,是MBA化;
最受打擊的則是本科教育。因為市場導向放任擴張的研究生項目和濫發(fā)學位的結果,是本科貶值。

  

  

二、法學本科要不要辦

  

  本科為大學教育的基礎及核心,是各國的通例。本科四年,大約十八至二十二歲,是青春時代心智成熟、求學交友跨入社會的人生轉折點。在美國,私立大學的財政在很大程度上仰賴校友捐款,重視本科便還有捐款上的考慮:本科生“家庭出身”最好,最忠于母校,捐款意欲最高,故絕對得罪不起。研究生畢業(yè)多數做專業(yè)技術工作,當資本家慈善家的少,在大學眼里,地位就比本科生差一些。在中國,私人捐助大學還不普遍,但也應該重視本科。理由有二:一是本科招生國家統(tǒng)一考試,雖然不盡理想,相對而言,仍是最能保證質量而較少舞弊的選拔方式,也是傳統(tǒng)上老百姓對教育的信心所在。二是國家不富裕,本科分專業(yè)培養(yǎng),四年畢業(yè)參加工作,可以節(jié)省教育投資。美國式的通才教育,則要到研究生階段才進入專業(yè)訓練。所以中國把法學設在本科,采取英國(三年)和歐陸(四年)的制度,是符合國情的。按照這一設計,本科畢業(yè)是律師執(zhí)業(yè)或從事其他法律工作如法官、檢察官的基本學歷要求。研究生學歷對于一般法律工作是多余的,不應鼓勵,除非為學術研究(如大學教授)或個別科目的進修(在美國通常是稅法,也有知識產權)。

  諸位或許會問,法學院,至少頂尖的幾所法學院,不是培養(yǎng)“高層次”(讀作高學歷)專業(yè)人才的地方嗎?這是誤解。法律和文理社科專業(yè)不同,全部訓練包括法律的基本原理、規(guī)則和學說,兩至三年即可完成;
具體的執(zhí)業(yè)技能則要到實踐中去學習掌握。在美國,三年法學院其實也就是頭兩年實在,第三年學生找工作寄材料、飛來飛去面試,學習就只能靈活安排了。故學界有三年改兩年的倡議,以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近年來中國走了另一條路。諸如“復合型、外向型”人才,“能用一門外語”干這干那的要求層出不窮,越來越多。這在官員,是公家花錢買一張文憑的“專業(yè)化”游戲;
在百姓,卻是被迫陪上寶貴的時間精力、自己掏錢,陪著官員練花拳繡腿。實際一切照舊,從公司老板到政府大員,級別越高,越不需要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法律工作亦然。上文指出,實際運作中的法律同教科書上的“學理”是兩碼事。法律不是數理化、醫(yī)學那樣的專業(yè),有科學理論和實驗的基礎;
也不是文史哲傳統(tǒng)學科,本科只是入門,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胺傻纳谟诮涷灐(霍姆斯語),而經驗多半不是在課堂上可以傳授的,模擬法庭也模擬不了(參見《送法下鄉(xiāng)》,頁371)。比如,總不能教學生吃請受禮,做“三陪律師”誘供行賄吧,雖然這些都是極有用的技能。所以必須強調,法學跟法治的實踐,無論骯臟與否,保持適當距離。這是教育自治、學術獨立的前提。

  我以為,目前本科法學的必修課程(含政治課)多了一點?煽紤]把必修課程壓縮到兩年,讓主修法律的學生有充足的課時再修一門副科,在本科期間有機會學習兩門專業(yè),一主(major)一副(minor)。這樣,大學本科法學就有一點通才教育的味道,對學生將來的成長有利。進入信息社會,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加快,工作環(huán)境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美國式通才教育的優(yōu)勢就顯露出來了。而中國大學的專業(yè)定向過早過細,可能會限制一部分學生的潛力和發(fā)展機會。這在法學尤其顯著,因為法律不是一門可以轉換利用的知識。我的觀察,本科學法律的進入其他專業(yè),比本科學其他專業(yè)的進入法律,要困難得多。

  然而中國的現(xiàn)實是法學本科已經貶值,必須重新設計。能否取消法學本科,干脆改成美國式的三年制研究生法學院,統(tǒng)一學位?一九九六年推出的“法律專業(yè)碩士”學位,似乎就是照貓畫虎,移植美國的模式。報考者本科學歷即可,不論專業(yè),錄取后修滿規(guī)定學分,作一“兩萬字左右”的論文,通過答辯,授予碩士學位(王健《中國的J.D.?》,頁85以下)。但這新學位很快就市場導向,蛻變?yōu)楣賳T和在職人員混文憑的捷徑,進而誘發(fā)形形色色的研究生課程。這場惡性競爭,幾乎毀了中國法律教育的學術信譽。試想,通過激烈競爭考試選拔,經過四年正規(guī)訓練的學生只有學士學位,而未經選拔的官員和在職人員卻輕而易舉拿了碩士學位。本科貶值,人才學位倒掛不算,還“劣幣驅逐良幣”,大大加劇了大學和司法、行政部門本來已經猖獗的腐敗。

  所以停辦本科,借鑒美國的制度,或許是一簡明的對策。至少有助于抑制腐敗,挽回信譽。改美國式,看似成本高,四年大學本科加上三年法學院,學生要接受至少七年高等教育才能進入法律職業(yè)(假如相應地調整司法考試的學歷要求)。但法律實務和法學研究都依賴社會經驗,年紀大一些好(我說過,神童不學法;
《木腿正義》,頁6)。傳統(tǒng)的法律訓練,以閱讀討論法規(guī)案例和學說為主,鍛煉細致的文字和事項分析能力,排斥抽象思辨、道德意識和藝術想象。所以跟通才教育是對立的,放在研究生階段更為合適。取消本科,還可以促進跨學科研究。這方面美國是個榜樣。(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傳統(tǒng)上,美國法學院的教授,學歷只要求一個法律學位J.D.(法律博士)或其前身LL.B.(法律學士)。但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法學教授擁有非法律專業(yè)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越來越多,學術水平大大提高。這是因為,法律不能提供分析自身的學術工具(用從立法歸納或引申出來的原則和學說分析、比較立法,是典型的循環(huán)論證),必須借助其他學科(文史哲及經濟、政治、社會、語言、心理等等)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才能提出有意義的學術問題。而這些相關學科尤其人文學科的基礎訓練遠較法律復雜長久,最好從本科開始。美國法學各個流派向世界其他地區(qū)包括中國的強勁“出口”,除了國力和市場等外部因素之外,法學家的跨學科知識背景和理論方法是一重要原因,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三、寫論文如何提問

  

  近年來國內大學的教學硬件改善很快,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縮小了(但校園環(huán)境普遍退步,到處蓋些面目雷同的大樓,擠占綠地),F(xiàn)在差距主要在軟件,例如管理。當然,這和缺乏自治有關,今天不談。學術訓練方面最突出的問題,則是論文寫作。

  法學院的寫作訓練分兩種:一是實用法律文書,如起草合同、撰寫訴狀,真正熟悉掌握,是畢業(yè)以后進入實務的事。二是學術論文,即按照學術規(guī)范討論學術問題。現(xiàn)代法學院強調學術獨立,淡薄行業(yè)意識。法學院的地位聲譽便主要取決于學術成就。中國的法學院如果當真要同“國際”(解作美國)的標準接軌,這個趨勢就避免不了。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訓練應當成為法律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學術論文的形式規(guī)范,例如作注和引證,學界早有討論,諸位一定耳熟能詳了。我以前也談過學術論證的一般要求,如論據與論點的真實相關性,并從論證規(guī)范的角度寫過幾篇評論,收在《木腿正義》里。在法學領域,形式規(guī)范大概是八十年代末由《比較法研究》等刊物領頭建立的,F(xiàn)在基本形成慣例了。但是,學術論文除了形式“要件”,還有實質規(guī)范的要求,即文章提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有學術意義的,而非任何僅在語義上相關的問題。例如過去“爭鳴”再三的“法的本質屬性”,拿幾個政治口號或“提法”打來打去(見韓述之編《社會科學爭鳴大系》,頁209以下),蘇力稱之為“微言大義”式的辯論,便是典型的無學術意義(但大有政治意味)的問題。

  那么,什么是有學術意義的問題呢?

  一九九三年我到香港大學任教之前,從未想到過這需要解釋。因為在此之前,我所受的學術訓練和參與的學術討論,完全是西洋傳統(tǒng)的。在北大讀研究生期間,兩位導師李賦寧先生和楊周翰先生非常重視對原始文獻和學術傳統(tǒng)的辯駁梳理,加之論文一律用英語寫,跟后來在哈佛和耶魯的學習在學術規(guī)范上毫無二致(只是英美法學論文的引證簡略,沒有考訂版本源流甚至注明出版社的要求)。直到在港大帶研究生指導論文,才發(fā)現(xiàn)好些學生,尤其內地來的學生,不懂得如果提問。后來有位同事劉南平博士對此亦深有感觸,來清華講過一次,寫成文章,發(fā)表在《中外法學》(1/2000),據說曾引起熱烈討論。不過他談的是論文的命題(thesis),以及原創(chuàng)性學術論文(如博士學位論文)和描述性(descriptive)教程式通論的分野。后者似乎是國內研究生論文的主要形式。我想,在現(xiàn)階段,老老實實收集資料,準確而詳盡地描述(通常是中外比較)某領域的立法和學說,作為碩士論文應該說是完全夠格的。中國畢竟是移植西方法律的知識進口國,迫切希望了解外國的制度和理論。但即便是描述性的論文,高標準要求,仍有如何提問的問題。論文缺乏命題,原創(chuàng)思想少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提問不當。

  這里,我先澄清幾個概念,也是經常提醒研究生注意的。中文“問題”一詞有好幾個義項,為準確理解,不妨用英語注釋。所謂有學術意義的問題(question),不是指論文作者發(fā)現(xiàn)、描述或試圖解決的那個實際問題(problem),例如我們討論過的“TMT商標案”中《商標法》“注冊保護”和“終局決定”原則的適用條件和司法解釋(見《送法下鄉(xiāng)與教魚游泳》)。具體的法律適用或解釋只可作學術問題的引子或注腳;
學術問題往往是多問幾個“為什么”之后,得來的那個抽象的提綱挈領的問題(如“注冊保護”“終局決定”背后,行政權力運作模式與法治原則的矛盾,如何消解,意味什么等等)。一般而言,學術問題總是指向一個或數個學術傳統(tǒng)的,或挑戰(zhàn)批判或修正補充;
挑戰(zhàn)成功,足以顛覆一傳統(tǒng)命題,仍然是對該傳統(tǒng)的一種回應(并有可能開創(chuàng)一新的傳統(tǒng))。但是,僅僅找到有意義的問題還不夠;
問題的提出和論證,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步驟或分解開來逐次討論的一個個具體問題(issues)之上。故正確的提問(question)首先來自對具體問題(issues)的把握。這就需要透過社會生活和法律業(yè)務中紛繁的實際問題(problems)的表象,看到學術傳統(tǒng)的脈絡、矛盾和突破口。在找到有學術意義的問題之后,仔細分析,斟酌步驟,將問題(question)限定在可以有效論證的范圍之內。

  這也就是為什么,論文的序言或第一章,通?偸菍σ延袑W術成果的回顧或評述。這樣做,不僅為表明作者對相關文獻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過總結學術傳統(tǒng)向讀者揭示本文討論的問題,相對該學術傳統(tǒng)處于什么位置,即學術意義何在。這后一點,正是我們許多同學的論文所欠缺的。

  如此看來,問學的第一步在進入學術傳統(tǒng)。

  所謂學術傳統(tǒng),簡單說來,即關于一學術領域的一些基本問題、概念或“關鍵詞”的理論解說之匯合;
這些基本問題等等,是涉及該領域的任何考察所回避不了的;
因而任何考察的成立與否,最終均取決于其自覺或不自覺運用的理論解說的效力。同一個問題,可以由不同時代和地域的學者考察,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形成不同的傳統(tǒng)。但是有些學科制度是近世從西方傳來中國的,例如法學;
西方學術傳統(tǒng)對這些學科的基本問題的考察,我們作為“后發(fā)者”就繞不過去。改革開放至今,幾乎所有我們關心、引用、爭辯的法學領域的話題,追根溯源,多問幾個“為什么”,都是現(xiàn)代西方式法治、“普世”人權、資產階級民主憲政和權利話語等等,在轉型中社會的翻版或演變。因此,為了探索這些問題在中國的演變,我們就需要進入西方學術傳統(tǒng),研究西方理論。近年來法學譯著之多,也可說明學界和讀者的這一認識。學習領會或闡釋一兩家西方理論并非難事。真正的挑戰(zhàn),是在學習領會了之后。它來自學者(后發(fā)者和競爭者)本身的理論位置:我們提問和論述的目的,不是要為西方主流理論提供又一個中國的例證或例外,包括以儒家等傳統(tǒng)思想附會或抵制西方理論。那是徒勞。已經支配了人們想象力的主流理論無須多一個例證;
而少數例外的發(fā)現(xiàn),并不能削弱主流理論的效力,卻只會強化其話語霸權。那些盤踞在資本主義“中心”地帶的理論,并不在乎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它們之所以能夠包容或孤立第三世界“邊緣”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發(fā)生的“例外”,是因為這些國家不論成敗(敗者居多),都不過是試圖模仿、重復那“中心”敘述的歷史:有自發(fā)的反叛、順從的教化,但不可能有不屬于資本而歸于自己的語言(參見陳維綱《邊緣的正義》)。換言之,主流理論真正的威力,在于消滅其他一切理論選擇的可能。

  這不是法學的困境,也不是中國一隅的困境;
這是資本全球化時代,一切在“邊緣”地帶思考的知識分子,包括西方知識分子,面臨的理論挑戰(zhàn)。我這么說,并無否認中國本土理論成就的意思,也并非奉勸諸位放棄探討中國的問題,去鉆西方理論的牛角尖。恰恰相反,我的意思是,你們的論文如果致力于提出有學術意義的問題,那么歸根結蒂,不管論文探討解決的是什么樣的產生于中國實際的問題,你們的提問必然會是直接或間接對準了西方主流理論的;
你們的思考,便有可能挑戰(zhàn)現(xiàn)代法治的前提條件和學術傳統(tǒng)。而這樣的挑戰(zhàn),是要在法學的所有部門展開的。不如此,中國法學就不可能真正獨立自主,化作本土的實踐;
并且用本土的實踐,開創(chuàng)一個嶄新的中國的傳統(tǒng)。

  我想,這樣一種學術獨立、自強不息的精神,應該是今日法學院走出困境的指引。堅持這一精神,則是你們今天學習法律、將來從事法律工作的倫理底線。

  謝謝諸位。

  

  二零零三年三月于清華

  

  注:本文是作者今年春天訪問清華法學院講授知識產權一課的結束語,故保留了講課的口吻。返美后,修改期間,中山大學法學院劉星教授及姜勤峰、武增、楊海峰、冷靜、沈明、張薇薇、汪慶華、徐昕諸君,先后耐心回答了我的問題。謹此一并鳴謝。原載《清華法學》二十世紀漢語文明法學與法學家專號。

  

  參考書目(以著/編者姓名拼音為序):

  伯爾曼(Harold Berman):《法律與革命》(Law and Revolu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哈佛大學出版社,1983。

  陳維綱:《邊緣的正義》(Peripheral Justice: The Marxist Tradition of Public Hegemony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將載(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立場》(Position)學刊。

  德沃金(Ronald Dworkin):《在北京認真對待權利》,載《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2002.9.26。

  迪亞斯(Clarence Dias)等(編):《法律家在第三世界》(Lawyers in the Third World: Compartive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Scandinavian Inst. of African Studies and Int’l Ctr. for Law and Development, 1981。

  方流芳:《中國法學教育觀察》,載賀衛(wèi)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馮象:《木腿正義》,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馮象:《送法下鄉(xiāng)與教魚游泳》,載《讀書》2/2002。

  韓述之(編):《社會科學爭鳴大系:政治學/法學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劉南平:《法學博士論文的“骨髓”和“皮囊”》,載《中外法學》1/2000。

  史蒂芬斯(Robert Stevens):《美國法律教育:1850至1980》,載Richard Abel(編):《解讀法律家》(Lawyers: A Critical Reader), The New Press, 1997。

  蘇力:《送法下鄉(xiāng):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王。骸吨袊腏.D.?》,載賀衛(wèi)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相關熱詞搜索:法學院 何處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