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亂世的兩難選擇】葛劍雄師從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小時候看過一種通俗的中國歷史,將馮道稱之為無恥之徒,大意是說他一生經(jīng)歷四個朝代,曾向契丹稱臣,居然當了六個皇帝的宰相,一直保持著榮華富貴,還恬不知恥地自稱為“長樂老”。這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一直認為馮道不是好東西。文革后見有人儼然如不倒翁,就稱之為長樂老,意其與馮道頗多類似。一次偶與季龍(譚其驤)先師議及馮道,先師說:“歐陽修對馮道的評價是不公允的,還是《舊五代史》說得全面,只看《新五代史》是要上當?shù)!边@是我第一次聽到對馮道的正面評價,所以就把新、舊《五代史》中的《馮道傳》對照著看了一遍,原來的看法發(fā)生了動搖,覺得馮道這個人是很復雜的,不能簡單地作出貶褒。
近年來前南斯拉夫戰(zhàn)亂不絕,也引發(fā)了嚴重的社會、信仰、道德、倫理危機。不止一次在報刊上看到這樣的事例:由于國家分裂,新建立的國家與原國家間、新建國家之間、不同民族之間、不同宗教信仰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矛盾和沖突,人們實在無法在忠于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種宗教,甚至哪一位家庭成員間作出抉擇,往往非此即彼,不能兼顧。選擇原來的國家,它已經(jīng)不存在了;
效忠新國家,卻被視為異族、異教;
投入本民族,又不一定是同一宗教;
顧了宗教,就顧不了民族、國家、家庭;
以至夫妻離異,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朋友相斗,出現(xiàn)了一幕幕人間悲劇。不知什么原因,我忽然又想到了馮道。
為什么由前南斯拉夫的形勢會想到一千余年前的馮道?這里得先簡單介紹一下馮道其人其事。
馮道(八八二——九五四年),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唐末投劉守光作參軍,劉敗后投河東監(jiān)軍張承業(yè)當巡官。張承業(yè)重視他的“文章履行”,推薦給晉王李克用,任河東節(jié)度掌書記。后唐莊宗時任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明宗時出任宰相。后晉高祖、出帝時均連任宰相,契丹滅晉后,被任為太傅,后漢代晉后任太師,后周代漢后依然任太師。周世宗征北漢前,馮道極力勸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讓他隨軍,令他監(jiān)修周太祖陵墓。當時馮道已患病,葬禮完成后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就是這位馮道,竟引起了千古毀譽。盡管薛居正的《舊五代史》和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中的《馮道傳》對他有不同的評價,但相當大一部分內(nèi)容是一致的。馮道的不少好事,就是連稱他為“無廉恥者”的歐陽修也沒有否定,例如:他“為人能自刻苦為儉約”,在隨軍當書記時,住在草棚中,連床和臥具都不用,睡在草上;
發(fā)到的俸祿與隨從、仆人一起花,與他們吃一樣的伙食,毫不在意;
將士搶來美女送給他,實在推卻不了,就另外找間屋子養(yǎng)著,找到她家長后再送回去。在喪父后辭去翰林學士回到景城故鄉(xiāng)時,正逢大饑荒,他傾家財救濟鄉(xiāng)民,自己卻住在茅屋里,還親自耕田背柴;
有人田地荒廢又沒有能力耕種,他在夜里悄悄地去耕種,主人得知后登門致謝,他卻感到?jīng)]有什么值得別人感謝的地方;
地方官的饋贈也一概不受。
后唐天成、長興年間,連年豐收,中原比較安定,馮道卻告誡明宗:“我以前出使中山,在經(jīng)過井陘天險時,怕馬有個閃失,小心翼翼地緊握著韁繩,但到了平地就認為沒有什么值得顧慮了,結(jié)果突然給從馬上顛下受傷。在危險的地方因考慮周到而獲得安全,處于太平的環(huán)境卻因放松警惕而產(chǎn)生禍患,這是人之常情。我希望你不要因為現(xiàn)在豐收了,又沒有戰(zhàn)事,便縱情享樂!泵髯趩査骸柏S收后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保障了?”馮道說:“谷貴餓農(nóng),谷賤傷農(nóng),歷來如此。我記得近來聶夷中寫過一首《傷田家詩》道:”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y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明宗讓左右抄下這首詩,經(jīng)常自己誦讀.另一次臨河縣獻上一只玉杯,上面刻著”傳國寶萬歲杯“,明宗很喜愛,拿出來給馮道看,馮道說:”這不過是前世留下來的有形的寶,而皇帝應該有的卻是無形的寶!懊髯趩柺鞘裁,馮道說仁義才是帝王之寶,并說了一通仁義的道理。明宗是沒有文化的武夫,不懂他說些什么,就找來文臣解釋,聽后表示要采納。
馮道擔任宰相后,“凡孤寒士子、抱才業(yè)、素知識者”,即貧窮的、無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yè)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顯貴、品行不正、辦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無論如何,這是值得稱道的措施。
明宗年間,馮道還與李愚等委派官員,將原來刻在石上的儒家經(jīng)典用雕版印刷。這是見于記載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經(jīng)》,是中國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竟然發(fā)生在戰(zhàn)亂不絕的五代時期,與馮道個人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馮道最受詬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歐陽修自不必說,司馬光也稱他為“奸臣之尤”,就是對他持肯定態(tài)度的《舊五代史》,在盛贊“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風;
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之后,也不得不對他的“忠”提出了疑問:“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于再三者哉!”直到范文瀾作《中國通史》,還花了不小的篇幅對馮道大加撻伐,主要也是針對他的政治道德。這些批判看來都是大義凜然,但聯(lián)系馮道所處社會和環(huán)境的實際來分析,結(jié)論卻不是如此簡單。
像歐陽修這樣生在承平之世的人,又遇到一個優(yōu)容士大夫的宋朝,實在是三生有幸的。所以他盡管也不時受到讒言的攻擊,在宦海中幾經(jīng)沉浮,卻能位致宰輔,死后獲得“文忠”的美謚。他不必像生在亂世或改朝換代時的士人那樣,必須在不止一個的君主或朝代間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還可以從容地用“春秋遺旨”(見《宋史》卷三一九《歐陽修傳》)來審判馮道一類不忠之臣。
相比之下,馮道可謂不幸之極,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最頻繁的時期,他一生所事四朝(唐、晉、漢、周)加上契丹、十帝(唐莊宗、明宗、閔帝、末帝,晉高祖、出帝,漢高祖、隱帝,周太祖、世宗,遼太宗耶律德光)合計不過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僅六年余,每帝僅三年余,最長的唐明宗和晉高祖也只有八年。如果馮道生在康熙、乾隆時,他的一生仕途剛剛超過皇帝享國時間之半,不用說換代,還等不到易君。而且這四個朝代都是靠陰謀與武力奪取政權(quán)的,契丹又是趁亂入侵的;
除了個別皇帝還像個樣,其余都有各種劣跡暴政,晉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賣領(lǐng)土、引狼入室才當上兒皇帝的賣國賊。即使按照儒家的標準,這些帝王大多也夠得上是“亂臣賊子”或昏君暴君。但事實上他們又都是統(tǒng)治了中原地區(qū)的君主,連歐陽修也承認他們的正統(tǒng)地位,一一為之作本紀。因此馮道除非住進桃花源,或者優(yōu)游林下,“茍全性命于亂世”,否則總得為這些皇帝效勞,總得忠于這些皇帝或其中的某一人。逃避現(xiàn)實自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當時的士人都是如此,難道真的要靠那些“亂臣賊子”和以殺戮為樂事的軍閥劊子手治天下嗎?
歐陽修在嚴厲批判馮道的“無恥”時,提供了一個懂“廉恥”的正面典型:五代時山東人王凝任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司戶參軍,病故在任上。王凝一向沒有積蓄,一個兒子年紀還小,妻子李氏帶著兒子送其遺骸回故鄉(xiāng)。東行過開封時,到旅館投宿,店主見她單身帶一個孩子,心里有疑問,就不許她留宿。李氏見天色已晚,不肯離店,店主就拉住她的手拖了出去。李氏仰天大哭,說:“我作為一個女人,不能守節(jié),這只手難道能隨便讓人拉嗎?不能讓這只手玷污了我全身!”拿起斧頭自己砍斷了手臂。過路人見了都圍觀嘆息,有的彈指警戒,有的流下了眼淚。開封府尹得知后,向朝廷報告,官府賜給李氏藥品治傷,還給予優(yōu)厚的撫恤,將店主打了一頓板子。
歐陽修明知此事不過是一篇“小說”,卻認為“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其人而不得見也”,然后教訓馮道們:“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言下之意,從李氏的例子說明即使在五代這樣的亂世,連一個女人都還是有廉恥之心的;
不僅李氏,圍觀的人、開封府尹、朝廷也都是是非分明的;
只是流傳下來的事例太少了。李氏能斷臂,馮道們?yōu)槭裁床荒苡米詺肀苊狻叭虗u偷生”呢?讀完這令人毛骨悚然的“節(jié)婦”事例,我非但不為歐陽修的良苦用心所感動,反而要為古人擔憂了。從公元九○七年朱溫代唐至九六○年趙匡胤黃袍加體,五十余年間換了六個朝代,皇帝有十個姓,如果大臣、士人都要為本朝守節(jié)盡忠,那就會出現(xiàn)六次集體大自殺;
如果要忠于一姓,就得自殺十次;
歐陽修效忠的這個宋朝在開國時就會面對一個沒有文人為之效勞的局面,或許就永遠不會有“宋太祖”和“歐陽文忠公”的稱號。
相反,與馮道同時代的人對他就贊譽備至。馮道死時七十三歲,正好與孔子同壽,“時人皆共稱嘆”。宋初的名臣范質(zhì)對馮道的評價是:“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mào),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zhuǎn)也!保ā顿Y治通鑒》卷二九一引)顯然這是由于范質(zhì)等人至少都有歷二朝、事二主的親身體會,理解馮氏的苦衷,不像歐陽修只要說現(xiàn)成話那么方便。其實,歐陽修遇事也未必都效法李氏。治平二年英宗要追封自己的生父濮王為皇,當時任參知政事的歐陽修與宰相韓琦贊成,天章閣侍制司馬光、御史呂誨、范純?nèi)、呂大防等反對,結(jié)果呂誨、范純?nèi)、呂大防等都被貶黜,而贊同歐陽修意見的蔣之奇被他推薦為御史,被眾人目為奸邪。歐陽修的小舅子薛宗孺和他有怨,捏造他生活作風不正派。蔣之奇為了擺脫窘境,就上奏章要求對歐陽修進行查辦。歐陽修閉門接受審查,因得到故宮臣孫思恭的辨釋,蔣之奇等被黜逐,歐陽修也力求辭職,降任毫州知州。這一事件說明歐陽修并不那么光明正大,也不見得有李氏那樣的廉恥之心。引經(jīng)據(jù)典迎合皇帝的心愿,貶斥持反對意見的人,早已超出了學術(shù)爭論的范圍。蔣之奇的行為說明此人完全是一個無恥小人,但因為贊同自己的意見,就加以引薦提拔,顯然已不是一般的用人不當。受人污蔑后并沒有像他要求別人那樣以死明志,只是老老實實接受審查,以降職為臺階,看來事到臨頭就不像議論別人那么輕而易舉了!端问贰W陽修傳》說他“數(shù)被汗釁”,但他的反應至多只是要求退職,說明他從來就沒有李氏斷臂的勇氣。有人喝著參湯作發(fā)揚艱苦樸素光榮傳統(tǒng)的報告,帶著浩蕩的豪華車隊去訪貧問苦,兒子拿了綠卡后再提議限制出國,挪用公款后卻要公教人員體諒國家的困難;
或者跑到海外去指責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獨立人格,入了外籍后來教導我們應如何愛國;
大概都深得歐陽文忠公的真?zhèn),繼承了假道學的傳統(tǒng)。
馮道另一個污點是對契丹的態(tài)度。范文瀾寫道:“他(晉高祖石敬瑭)要馮道出使遼國行禮,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馮道毫不猶豫,說:‘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脗奴才的奴才!”(《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重印本,第400 頁)此事明見史籍,自然不能為馮氏諱,但全面分析馮道與契丹的關(guān)系就不難看出,他采取的是實用態(tài)度,與賣國賊石敬瑭還是有根本區(qū)別的。
馮道并沒有參預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的賣國勾當,他說這樣的話,只是他“滑稽多智,浮沉取容”(《資治通鑒》卷二九一)的一貫本色。因為石敬瑭為了取悅于契丹,認為只有馮道才能充當使者,已經(jīng)說了“此行非卿不可”的話,再說“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只是假惺惺表示關(guān)懷。老于世故的馮道自然明白自己的處境,索性表示得心甘情愿。據(jù)《舊五代史》所引《談苑》,契丹主曾派人勸馮道留下,他回答:“南朝為子,北朝為父,兩朝皆為臣,豈有分別哉!”話說得很漂亮,實際還是不愿留在契丹。他把契丹的賞賜全部賣掉,得來的錢都用來買柴炭,對人說:“北方嚴寒,老年人受不了,只能備著!彼坪踝髁嗽诒狈介L住的打算。契丹主同意他返回時,他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被拒絕后還拖了一個多月才上路,路上邊行邊歇,兩個月才出契丹境。左右不理解,問他:“別人能夠活著回去,恨不得長上翅膀,你為什么要慢慢走!瘪T道說:“你走得再快,對方的快馬一個晚上就追上了,逃得了嗎?慢慢走倒可以讓他們不了解我的真意!笨梢娝砻嫔系墓ы樦皇且环N韜晦的手段。
契丹滅晉,遼太宗耶律德光進入開封,馮道應召到達,遼主問他為何入朝,答復倒也直率:“無城無兵,怎么敢不來?”遼主又責問他:“你是什么老子(老東西)?”馮道答:“無才無德,癡頑老子!边|主聽后歡喜,任他為太傅。有一次又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說:“現(xiàn)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边@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契丹的殘暴舉措,使他能在暗中保護漢族士人。契丹北撤時,他與晉室大臣被隨遷至常山,(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見有被掠的中原士女,就出錢贖出,寄居在尼姑庵中,以后為她們尋找家人領(lǐng)回。耶律德光死后,漢兵起來反抗契丹軍隊,驅(qū)逐了遼將麻答,馮道等到戰(zhàn)地慰勞士卒,軍心大振。失地收復后,馮道又選擇將帥,使軍民安定。
馮道出使契丹的目的或許能推測為貪戀后晉的爵祿,那么他應遼主之召以及以后的行動就不能說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時契丹軍只占領(lǐng)了開封一帶,他所在的南陽并無危險,要投奔其他割據(jù)政權(quán)也不難,以他的聲望和政治手腕,博取榮華富貴易如反掌。但他卻甘冒風險去開封,在復雜的形勢下減少了契丹入侵造成的破壞。當時的文武大臣中,一心賣國求榮,爭當兒皇帝、孫皇帝的;
趁機燒殺搶掠,大發(fā)戰(zhàn)亂財?shù)模?br>對遼主唯命是從,不敢稍有作為的;
比比皆是。馮道的行為自然算不上大智大勇,但似乎也不應苛求了。
前些年有人要為石敬瑭賣國辯護,說什么契丹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民族,所以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不是賣國行為,而是促進了民族團結(jié)。這種謬論不值一駁,因為當時契丹與后唐、后晉還不是一個國家,無論石敬瑭的主觀愿望和客觀效果都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可言。但如果認為賣給契丹罪孽深重,而賣給其他漢人政權(quán)就無所謂,那也是不公正的。尤其是到了今天,我們絕不能再用“華夷之辨”作為評判歷史是非的標準,對馮道與契丹的交往也應如此。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生在亂世的知識分子,應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在這一點上,司馬光與歐陽修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君有過則強諫力爭,國敗亡則竭節(jié)致死”才算得上忠(《資治通鑒》卷二九一臣光曰,以下同)。但他也知道在“自唐室之亡,群雄力爭,帝王興廢,遠者十余年,近者四三年”的情況下,不能要求大家都在國亡時殉葬,所以又提出了一個“智士”的標準:“邦有道則見,邦無道則隱,或滅跡山林,或優(yōu)游下僚”;
你馮道縱然不能作忠臣死節(jié),當一個智士,不做官或只做小官總可以吧!這話其實也是欺人之談。且不說在亂世中有幾個人能自由自在地“滅跡山林”,就是在治世,要是皇帝看上了你能逃得了嗎?自從朱元璋創(chuàng)造了“不為君用”就有滅族罪的法律以后,士人連不服從、不合作的自由也沒有了,天地雖大,哪里還有山林可隱?再說,大官、下僚本無嚴格區(qū)別,更無本質(zhì)不同;
當大官是失節(jié),當小官就可保住“智士”身份,豈不是笑話?如果司馬光生在近代,看到曾國藩對“粵匪”斬草除根,蔣介石剿共時實行格殺勿論,或者在文革中連一般國民黨員、保甲長都要被揪出打倒,那就會懂得當“下僚”是再愚不過的事了。話說回來,馮道并不是絕對沒有選擇滅跡山林或優(yōu)游下僚的自由,不過馮道大概不愿意如此了其一生;
他真這樣做了,歐陽修、司馬光和我們今天就沒有馮道其人可評論了。但還會有張道、李道,因為知識分子總是要扮演自己的角色,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的。
現(xiàn)在可以討論文章開頭的問題了,要是馮道生在前南斯拉夫,在國家分裂、民族仇殺、宗教沖突時,他能做些什么?最容易的自然是“滅跡山林”,國內(nèi)找不到,可以到國外去找,有錢就做寓公,沒有錢也可以當難民,先在外國愛國,等天下太平了再回去愛國。在國內(nèi)“滅跡山林”就沒有那么方便,且不說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難保不中流彈,激烈的國家、民族、宗教情緒大概也容不得你置身度外,不過卻能避免后人說長道短。另一條路就是當忠臣,選擇一方后就竭盡全力,這樣無論生前生后都能博得一部分人的贊揚。但旁觀者已經(jīng)可以看出,沖突中似乎沒有一方握有全部真理,忠于一方的代價必定是是非參半,或者是更多的生命財產(chǎn)損失。這樣的忠臣越多,戰(zhàn)爭持續(xù)的時間越長,人民蒙受的損失也越大。如果有第三條道路,那就是以人類的最高利益和當?shù)厝嗣竦母纠鏋榍疤幔活檪人的毀譽,打破狹隘的國家、民族、宗教觀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來調(diào)和矛盾、彌合創(chuàng)傷,尋求實現(xiàn)和平和恢復的途徑。這樣做的人或許只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但他對人類的貢獻無疑會得到整個文明社會的承認。
馮道走的就是第三條道路,盡管他沒有走得很好,也沒有最終成功,就像他在《長樂老自敘》中所說“不能為大君致一統(tǒng),定八方,誠有愧于歷職歷官,何以答乾坤之施”;
但與“滅跡山林”或效愚忠于一姓一國的人相比,他無疑應該得到更多的肯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