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長港路附近站街女 [長堤街:最正宗的老漢口]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沒有來過長堤街,你就沒有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這么說,一點也不言過其實。因為這條街太長,而且包羅萬象,無奇不有:商業(yè)區(qū)、居民區(qū)、商業(yè)居民交雜區(qū)……老漢口有過的一切,它都或多或少地殘留著絲絲縷縷的痕跡。
長堤街,位于?口中部偏南,與之平行的南為沿河大道、漢正街,北為中山大道。如其名,這條街非常之長(4000米),同時也很窄(寬3-4米)。
如果你打算逛這條街,建議從?口路進入,也就是中山醫(yī)院附近,直至武勝路。這一片以居民區(qū)為主,漆成黃色的小平房,陽光灑在上面格外好看,寵物狗們悠閑溜達著,小朋友們則在盡情嬉鬧。
家住長堤街
拿著相機去長堤街,別指望能拍到多么優(yōu)美的照片。因為它的氣質,除了市井,還是市井。不要以為我是在貶低它,池莉曾說,用“市井”來形容武漢,其實是種抬舉。市井,不是一種對生活的精煉么?
曾經住在長堤街現(xiàn)在已經搬走的50歲的肖阿姨回憶:上個世紀80年代,長堤街的房子基本都是平房,兩層的房子都屬于“高樓”、“豪宅”。對于住在長堤街的歲月,肖阿姨記憶最深刻的是鄰里關系非常和睦,那種舊式的鄰里關系,瑣碎且溫暖。
或許,這也跟這條街著實很“窄”有關,人們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們拿著相機來這里拍照時,總會有熱心人告訴我們可以去哪里拍。正值一個有太陽的下午,除了做生意的、上班的,有閑的人們都會搬著凳子坐在外面曬太陽。整條街道,好不熱鬧。
一位名叫“天堂的雜音”的網友回憶了小時候家住長堤街老房子里的歲月,那是上世紀70年代,老房子有著新居所沒有的氣質:“我們房間的窗戶很美,全部都是雕鏤精細的一扇一扇木格窗,對著天井這一面幾乎全部都是。小時候,我常常趴在這些窗上對著這些漂亮的圖案發(fā)呆!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越來越多的“老長堤街人”逐漸搬離,狹小和不方便當然是搬離的最大理由,F(xiàn)在的長堤街以外地人居多,所以你會看到這條街的三分之二基本都是做生意的:小手工作坊、小商鋪、小飯店……
當然,還是有少數(shù)老居民一直居住在此。照片里那個78歲的汪老太已在長堤街住了61年,而她所在的這座帶天井的老房子據(jù)說已有100多年歷史了。她臉上的笑容告訴我們她住在這里感到很安逸,不過,要是有機會,她還是希望能夠搬出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
當長堤街還是長堤
長堤街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條“街”。
公元1635年,亦即明崇禎8年,當時的漢口通判袁火昌主持修筑了長堤街,西起?口,東至今江漢區(qū)東堤街直至長江邊,稱為“后湖堤”,也叫“長堤”――后人為了紀念袁通判,也叫“袁公堤”。
而堤內,正是大名鼎鼎的漢正街。
正是有了長堤的保護,才有了堤內漢正街的成長、發(fā)展和繁榮。長堤筑成后,茶樓、飯館、旅館、店鋪開始日益增多,逐漸形成漢正街到黃陂街一線為中心的商業(yè)市場。因此可以說,長堤街曾經是漢正街的護衛(wèi)。
清同治三年亦即公元1864年,漢口修建了一個城堡,一為防“寇”,二為防洪。功能與長堤相同,于是長堤開始逐漸失去它應有的作用。
再后來,開始有居民在堤兩邊建屋起樓,逐漸形成以堤身為軸線的幾乎與漢正街平行的街市。長堤街,是用了近23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堤到街的成長過程。
初來長堤街,你會覺得這里就是漢正街,作為兩條相鄰平行的街,它們的味道都那么相似。
長堤街,漢口之根
大家都知道,從前的武漢只有武昌與漢陽。說長堤街是“漢口之根”,那是因為它見證了漢口從初建成到繁榮的漫長時光。
漢口的形成要從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北入江開始。漢陽“分娩”出了一個雛形的漢口。到處都是水道,到處都是漁船。
在明嘉靖四年設置漢口鎮(zhèn)時,漢口僅有人家1395戶,6978人;到長堤筑成后的明代末年,漢口才開始成為著名的碼頭;而漢口躋身“四大名鎮(zhèn)”,則已是清代初年的事了。
這漢口繁榮的源頭,不正是長堤的修筑建成么?
長堤街之地名演變
到了清末,長堤街已經逐漸成為人口稠密的居民區(qū),但長堤街并不是一開始就被稱為“長堤街”的。有的時候,它也被叫做“后湖街”。
民國初年,長堤街分段稱為“勸工院堤街”、“大通巷堤街”、“觀音閣堤街”,到了上世紀20年代,開始統(tǒng)稱為“長堤街”。
1967年,長堤街曾改名為“紅安街”,1972年又復名為“長堤街”。如常里、遺安里、天順里、復善里、明德里、廣安里、忠厚里、長堤巷并入。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長堤街,曾建立了一些中小型工廠,現(xiàn)在基本都已經不復存在。
長堤街最初是泥土路,后來鋪條石路面。據(jù)記載:“有街以來,仍多次被水淹及,幾經滄桑,當非昔日舊貌!
漢口曾有個“玉帶河”
長堤剛剛筑成后,附近曾有一條玉帶河。它的蹤影現(xiàn)在已經無處可尋。
玉帶河與長堤其實一道形成。當年取土筑堤之時,環(huán)繞堤北掘土成溝,溝寬二丈,西起?口,連通漢水,東經江漢區(qū)近江地帶,通往長江,因為以回曲襟帶的形狀穿過市鎮(zhèn),所以被稱為“玉帶河”。
玉帶河曾是老漢口的一道著名風景線,據(jù)史料記載:“春夏水漲,可通小船,河岸沿線先后架設木、石橋梁30余座,徑通后湖。兩岸廣種樹木,風景宜人……”漢口竹枝詞中曾有“楊柳依依玉帶河”的句子,據(jù)說它的美麗程度與南京的秦淮河有一拼。
美景自然會帶來商機,當時的玉帶河邊帆檣林立,商賈云集,茶樓、飯館、客棧、風月場鱗次櫛比……那么玉帶河最后是如何消失的呢?源于上文提到過的“城堡”,城堡建成后,玉帶河也逐漸荒淤了。
熱干面與長堤街的宵夜
這個關于熱干面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悄悄流傳:傳說上世紀30年代初,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fā)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無可奈何之下,李包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
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里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后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
問他賣的是什么面,他脫口而出:“熱干面”。
長堤街的市井味,也決定了這條街上以小吃見長。到了天氣尚好的晚上,長堤街上的小商鋪們紛紛關了門,大排檔們一涌而出。這里的確是一個吃宵夜的好地方,水貨湯包、鍋貼牛肉餃、紅油蘿卜湯……上期《大武漢》雜志還推薦了一個“桂萍牛雜”,并有地圖附上,大家就按圖索美味吧!
相關熱詞搜索:漢口 長堤 最正宗 長堤街:最正宗的老漢口 漢口長堤街 長堤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