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斯坦國迷夢【[東突厥斯坦]迷夢】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突厥人只是一個歷史概念 突厥民族是公元6世紀初興起于中國西北金山(今阿爾泰山)西南麓的一個游牧民族。6世紀中期,突厥族建立了汗國政權,立汗庭于郁督軍山(今蒙古國杭愛山東部),成為一個“東至遼海以西,西達西海(今里海),南至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五、六千里”的龐大游牧汗國。其內(nèi)部包括游牧于這一地區(qū)并歸附于突厥族的諸多民族或部族,主要有高車、鐵勒、薛延陀等。隋朝時,以阿爾泰山為界,突厥汗國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分別稱為東突厥汗國與西突厥汗國。唐朝先后于公元630年和公元659年統(tǒng)一東、西突厥兩汗國。突厥汗國滅亡后,突厥民族也隨之消失,但在其后的一些穆斯林歷史文獻中,仍以突厥人來稱呼中亞北部及周圍地區(qū)草原上的游牧或半農(nóng)半牧民族。這些草原游牧人最大的共性是通行突厥語。
現(xiàn)代世界語言學界依照人類語言的譜系分類法,運用歷史比較法,在區(qū)分世界語言親屬關系的研究中,從語言學概念列出了突厥語族,她屬于人類語言諸多語系之一的阿爾泰語系。經(jīng)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fā)展與民族的融合、演變,今天列入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各民族語支主要分布在亞洲,包括中國西北部、中亞、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及俄羅斯南部和東歐一些地區(qū)。我國國內(nèi)的屬突厥語族的中國民族語言有: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烏孜別克語、塔塔爾語、撒拉語、裕固語等;在國外屬突厥語族的世界民族語言有土耳其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土庫曼語、阿塞拜疆語、烏茲別克語、韃靼語等。惟上述國內(nèi)外屬突厥語族的人已分屬各具特點的不同民族或跨界民族,并未形成、也不存在“泛突厥主義”者所妄稱的“突厥民族”;而歷史上的“突厥人”稱謂早在公元10世紀以后就逐漸消失了,這是因為經(jīng)過不同歷史時期的融合、演變,突厥人被以上述屬突厥語族的諸民族替代了。所以突厥人在今天也只是一個歷史概念。
突厥斯坦與“東突厥斯坦”
“突厥斯坦”是波斯語Turkestan的地理名稱,意為“突厥人的地域”。這是在突厥汗國滅亡后,世界某些地理著作中出現(xiàn)的概念。公元9至11世紀的阿拉伯地理學著作中,突厥斯坦是指中亞錫爾河以北及毗連的東部地區(qū)。13世紀上半葉,蒙古成吉思汗西征時占據(jù)中亞,當時穆斯林著作中將蒙古人所占據(jù)的中亞及毗連的東部地區(qū)稱為“蒙兀兒斯坦”。其所指地域東至哈密,西抵塔什干,南與費爾干納、喀什噶爾等地相鄰。此時的突厥斯坦已大部為蒙兀兒斯坦所替代。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屬突厥語族的烏茲別克人越過錫爾河占據(jù)河中地區(qū)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帶,于是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重新確立,而對這一時期進入阿富汗北部的烏茲別克人所占據(jù)的地域則稱之為“阿富汗突厥斯坦”。17世紀初,中國蒙古族厄魯特部占據(jù)天山以北,繼而建立準噶爾汗國地方政權。天山以南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為主的葉爾羌汗國。以天山為界,我國西域形成“南回北準”的格局。此時中亞近代各民族已相繼確立,突厥斯坦地理概念已相當模糊,且基本無人使用。1759年,清統(tǒng)一西域,天山南北納入清王朝直接管理之下。清政府以“故土新歸”,兼稱西域為新疆,或合稱為“西域新疆”。
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列強在中亞地區(qū)殖民擴張的深入,地理名詞“突厥斯坦”重新被提出。1805年,俄國人季姆科夫斯基在使團出使報告中率先使用“突厥斯坦”的名稱,用以從地理上表述中亞及中國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鑒于兩地歷史、語言、習俗的差異和政治歸屬不同,為敘述的方便,他將位于“突厥斯坦”東部的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稱為“東突厥斯坦”,同時稱為“中國突厥斯坦”。繼而西方間或有人使用“東突厥斯坦”或“中國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19世紀中期,俄國先后兼并了中亞希瓦、布哈拉、浩罕三汗國,在中亞河中地區(qū)設立了“突厥斯坦總督區(qū)”。于是西方一些歷史地理學家進稱中亞河中地區(qū)為“俄屬突厥斯坦”,或“西突厥斯坦”;中國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為“中國突厥斯坦”,或“東突厥斯坦”。但這并不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用語,使用也不統(tǒng)一。
“雙泛”與新疆分裂主義產(chǎn)生
19世紀末,在西亞和俄國先后產(chǎn)生了“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這兩種思潮的產(chǎn)生都有當時世界范圍內(nèi)反抗殖民主義統(tǒng)治壓迫的民族斗爭背景。1883年至1884年,阿富汗人加馬爾丁?阿富汗尼(Jamālal-Dinal-Afghāni)提出“泛伊斯蘭主義”,號召全世界穆斯林在共同信仰的基礎上聯(lián)合成為一個共同體(烏瑪),在哈里發(fā)的領導下,反對歐洲殖民者,直到取得獨立!胺和回手髁x”發(fā)起于俄國境內(nèi)的韃靼知識階層,他們中的一些人主張通過教育和語言改革,將操突厥語的民族團結(jié)起來,復興突厥民族!胺阂了固m主義”和“泛突厥主義”產(chǎn)生后,很快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接手纂改,轉(zhuǎn)而成為具有強烈宗教狂熱和民族沙文主義的思潮,成為一種超階級、超國家、超民族的極端宗教觀和民族觀,從而背離了原有的反抗殖民統(tǒng)治壓迫、尋求民族和國家發(fā)展的初衷,成為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所利用的擴張工具。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雙泛”思潮傳入新疆。新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他們在當?shù)厮麚P的鼓惑獨立與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宗教狂熱和民族沙文主義主張,成為新疆分裂主義產(chǎn)生的源頭。在20年左右的時間內(nèi),新疆形成了以麥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等為首的一小撮以“雙泛”為旗幟的分裂勢力,甚至建立了政黨組織,企圖伺機分裂新疆。
短命的“東突厥斯坦國”
20世紀30年代初,甘肅軍閥馬仲英入犯新疆,戰(zhàn)亂使新疆社會經(jīng)濟受到嚴重的沖擊和破壞,各類社會民族矛盾激化,人民紛紛舉起反抗的義旗。1933年初,起義暴動擴大到了南疆。南疆暴動之初,一些“雙泛”秘密政黨組織即插手其間,利用戰(zhàn)亂,纂奪暴動的領導權,將起義導入了一場分裂運動。其中主要組織一個是30年代初在和田建立、以穆罕默德?伊敏(又譯為買買提?依明)為首的“民族革命委員會”,纂奪了對墨玉縣暴動的領導權。另一個是活動在喀什的“青年喀什噶爾黨”,控制了喀什的局勢。他們把伊斯蘭教對“異教徒的圣戰(zhàn)”和建立分裂的“伊斯蘭教國”作為暴動的宗旨強加給暴動群眾,公開宣稱暴動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伊斯蘭政權,“如不那樣,起義還有什么用”!而以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等為首的一小撮分裂分子,以宗教為外衣,大肆進行“雙泛”的反動宣傳說教,鼓吹圣戰(zhàn),煽動分裂。暴動得手后,在原分裂組織的基礎上,建立了分裂政權,并以“東突厥斯坦”作為分裂政權的名稱。
1933年11月12日晚,“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宣告成立,隨即公布了“政府”《組織綱領》、《施政綱領》及所謂“憲法”和“政府成員名單”。宣稱“東突厥斯坦為永久民主共和國”。其“憲法”規(guī)定:以伊斯蘭教法取代中華民國法律制度,以藍底白色星月旗為“國旗”。“政府”還派人前往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開展“外交活動”,謀求外交承認。然而分裂不得人心,短命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僅存在了不到三個月即土崩瓦解。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是在30年代前半期,新疆軍閥混戰(zhàn),農(nóng)民起義暴動此伏彼起的特定時期偶發(fā)的一次分裂運動的產(chǎn)物。一小撮披著民族和宗教外衣的分裂首惡蒙蔽、利用或裹挾了一大批滿懷對新生活的向往的底層群眾,使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剝削壓迫的農(nóng)民起義暴動,蛻變成一場分裂運動,并最終釀成中國西北邊疆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個短命的分裂國家,這不能不是一幕充滿教訓的悲劇,于國家、于民族、于邊疆地方、于邊疆民眾貽害甚大。
“東突厥斯坦國”陰魂不散
“東突厥斯坦”這一產(chǎn)生于19世紀的地理名稱,自1933年被一小撮分裂勢力作為分裂政權的“國”名使用后,即被人為地賦予了政治意義,成為他們在新疆制造分裂的一面旗幟。11年后的同月同日,1944年11月12日,以艾拉汗?吐烈為首的封建宗教上層勢力采用同樣的手段,利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qū)人民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tǒng)治壓迫的起義,再次用“東突厥斯坦”的名稱建立了分裂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在以阿合買提江為首的革命派的堅持斗爭下,歷經(jīng)一年半,才使三區(qū)革命從民族分裂和反漢排漢的方向性錯誤中解脫出來,匯入了中國人民爭取解放斗爭的洪流中,成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
新中國建立以后,一小撮殘存的敵對分裂勢力仍然抱著“東突厥斯坦”亡靈不放,多次在新疆制造分裂破壞。近十幾年來一小撮分裂勢力煽動的多起政治騷亂或武裝暴亂,無一不是以建立獨立的“東突厥斯坦國”為旗號;境內(nèi)外分裂組織也多以“東突厥斯坦”冠名,甚至將新疆要更名“東突厥斯坦”寫入自己的組織綱領。國際上和新疆境內(nèi)一小撮敵對分裂勢力企圖分裂新疆、建立獨立的“東突厥斯坦國”的陰魂至今不散!
相關熱詞搜索:東突 斯坦 迷夢 [東突厥斯坦]迷夢 東突厥斯坦國 東突厥斯坦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