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由來 [“二百五”的由來/為何把謀私叫“走后門”]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二百五”的由來 中國人罵一個人缺心少肺,常用一個莫名其妙的外號,就是“二百五”。 關于“二百五”的來歷,有種種說法: 其一,說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蘇秦說服韓、魏、趙、齊、燕、楚六國結盟抗秦,受到了各大國君王的賞識。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時,卻被一個刺客刺殺。齊王下令捉拿兇手,但他用的是“引蛇出洞”之計――將蘇秦的頭懸于城門口,并張榜“蘇秦內奸,死有余辜。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他還下旨重賞義士黃金千兩。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來領賞。齊王問:“千兩黃金,如何分法?”這四個人不知中計,說:“好辦,每人都是二百五!饼R王拍案大怒:“把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從此民間便以二百五的說法來形容那些傻瓜、笨蛋。
其二,說唐朝時長安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儀仗隊伍龐大。走在最前開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著一根長桿驅趕行路人。后來,喝道伍佰增為二員,但長安群眾稱兩個人亦為伍佰,于是每人就成了二百五,因為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桿,所以又稱他們?yōu)槎䲢U子。今天,二百五、二桿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者的代名詞。
其三,說一人有兩個兒子,分別取名為成事、敗事。一天此人要出門,他就給兩個兒子布置學習任務,大兒子寫300個字,小兒子寫200個字,結果他大兒子少寫了50個,而小兒子卻多寫了50個。父親回來檢查完成的情況,母親說:“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兩個都是二百五!”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與推牌九有點關系。牌九是舊時一種賭具,其中的牌有“二板”(四個點)和“幺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這個詞來戲稱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習慣上又稱為“二五仔”。(據《今晚報》,劉玉凱/文)
為何把謀私叫“走后門”
靠拉關系,用不正當手段達到個人目的的行為,被人們稱作“走后門”。此詞最早用于宋代。
據說北宋時代,宋哲宗死后徽宗繼位,任蔡京為相。蔡京排斥元?(哲宗年號)舊吏,規(guī)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連他們的詩文也不準流傳,這引起民間強烈不滿。當時有一些聰明的藝人,在朝廷宴會上演出了這樣一幕戲:有個大官升堂斷事,一個和尚請求離京出游,因持的是元?年間的戒牒,結果被令還俗;一個道士遺失度牒請求補發(fā),也因是元?年間出家的,被復為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問:“現(xiàn)在國庫發(fā)下的俸錢,也是元?錢文,怎么辦呢?”大官想了想,悄聲說:“那就從后門搬進來吧!”“走后門”的說法就是從這幕戲中流傳開來的。這個詞也由此而來。(據《語言文字周報》,王玉林/文)
相關熱詞搜索:謀私 走后門 由來 “二百五”的由來/為何把謀私叫“走后門” 為什么把傻瓜叫二百五 二百五的由來是什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