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環(huán)保生活見聞:歐洲雙人十日游多少錢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德國 在德國旅游,這個國家的環(huán)保意識和環(huán)保管理水平讓我記憶深刻。從商店購買一次性包裝的礦泉水、啤酒和可樂、檸檬等碳酸飲料,包裝上都標明這些商品的回收點,就近分散在各處。另外,各個販賣處――也就是超市,也會在自己賣的商品外包裝上蓋戳,表示由自己回收。比如,我買一大瓶可樂,同時得預付0.25歐元的押金。幾次購物后,我就可將其收集起來帶到超市收回押金。對于不收押金的玻璃瓶,各店也會設有專門的回收桶。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回收的飲料灌裝瓶,由專業(yè)人員清洗后重復使用,而且絕不像國內那樣降等級使用。比較而言,德國這么做更能讓資源的使用最大化,垃圾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幾乎不存在。
去超市總要用到購物袋吧?在德國,購物時店家不給顧客提供購物袋,而是顧客自己帶個棉布口袋。不過,有的商店也給顧客提供帆布和棉布材料制成的購物袋,這些均要顧客自己掏錢購買,價格從幾歐分到幾十歐分不等。最貴的大概要1歐元一只,合人民幣十元左右。德國人喜歡物盡其用,所以,購物布袋的使用比其他材料做的購物袋更為環(huán)保,用臟了就將其丟進洗衣機里洗洗再用。
還有, 有的布袋上印著各種精致的畫面,大都是超市的宣傳畫,拎出去等于給超市做廣告。這類布袋就免費了,店家和市民兩方都得利。
不用時,人們都把購物袋折疊起來,放在包里隨身帶著。有的時候,我臨時去超市又沒帶購物袋,就把商品擱進超市為顧客備好的廢紙箱,就這么捧著回家。有的時候,我還看見老人拎著竹籃子去購物呢,那情景讓我想到國內爺爺奶奶當年購物的情景,備感親切。如去面包房購買面包等,則用紙袋裝著,隱約地透出濃濃的香味。
德國首都柏林的街頭有會說話的垃圾箱,如果行人將廢棄物品準確投入其中,它們會用3種語言說“謝謝你”,或者大叫“投進了”,讓人們在做出平常之舉時也有一種成就感。這些以太陽能為能源的新型垃圾箱全都設在外國游客眾多的地區(qū),因此,它們不說德語,而會說法語、日語和英語。
法國
剛到法國,被安排住進一家類似國內四星級的酒店。第一件要做的是洗澡,淋浴解旅途勞累。酒店淋浴器只50L的容量,為了在淋浴時再省水,法國人還在水龍頭里安裝水流限制器或“通風器”。它能夠在水流中噴出微氣泡,據(jù)說這樣可將水流量減少30%~40%。這讓在國內習慣了大淋大洗的人感到震撼。在幾家團體大辦公室和朋友的家中,發(fā)現(xiàn)他們使用的電冰箱也是節(jié)能型的。當?shù)厝苏f,法國人買冰箱會選擇有耗能標簽(從A到G)的節(jié)電型冰箱,而且注意冰箱的溫度調節(jié)。食品儲存只要5攝氏度就夠了,冷凍層只要-18攝氏度足矣,因為少1攝氏度,就減少5%的耗電量。在每次看完電視的時候,法國人都習慣性地把電視機的開關關徹底。許多法國人臨睡前,會檢查是否關閉電視機電源。據(jù)說,長期處于睡眠狀態(tài)的電視機的耗電量也是相當多的,不容忽視。
瑞士
瑞士不僅風景秀美,瑞士的垃圾處理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了。這里居民的熱水供應,就是靠垃圾處理廠燃燒不可回收的垃圾來加熱的。
瑞士對如何倒垃圾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分類也十分細致。瑞士人家用過的玻璃瓶在倒之前,必須先沖洗干凈。然后放在一起,待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后,帶到超市去。
超市有專門的大柜收集。玻璃瓶有三個收集洞口:棕色瓶、綠色瓶和無色瓶。所有的人都會按指定的洞口倒入,決不會弄錯。塑料瓶、電池、燈管等垃圾,都是銷售廠商來負責回收的。
家庭里面產(chǎn)生的植物垃圾,如擇剩的蔬菜,剝下的菜皮,倒掉的茶葉等,這類垃圾要用專門的綠色垃圾塑料袋來裝,然后倒入垃圾站指定的綠色垃圾箱。而報紙、雜志這類垃圾都被捆得整整齊齊,四四方方,放在垃圾站。家庭產(chǎn)生的其他常見無毒的生物垃圾,如骨頭、食物殘渣、碎紙片等,要用專用的塑料袋來裝,然后貼上交費標簽,放到垃圾站。
沒有人隨意用非垃圾專用袋來裝垃圾,也沒有人不貼交費標簽。這一切都是自覺遵守的規(guī)則。
垃圾的分類回收不僅城市是這樣,再偏遠的農村也是這樣;不僅居家生活是這樣,任何車站、機場、飯店、會場、體育場所、旅游景點,全是這樣。環(huán)保,已經(jīng)成為瑞士人民的自覺意識。
相關熱詞搜索:歐洲 見聞 環(huán)保 歐洲環(huán)保生活見聞 環(huán)保見聞 環(huán)保見聞800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