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主流與媚俗的雙重變奏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回歸平民化取向,反映現(xiàn)實問題和民生問題,是春晚改革的重大呼聲。 根據(jù)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CTR)統(tǒng)計,截止到2011年2月2日23時45分,在收看過晚會節(jié)目的家庭中,81.92%的受訪者認為今年央視春晚辦得好。但從民間的反應來看,人們對央視春晚的評價與央視官方評價差別很大。
兔年春晚期間的5個小時內(nèi),網(wǎng)友共發(fā)出了823萬條與春晚相關(guān)的博文。在1萬多人參與的調(diào)查中,表示“滿意”的只有6%,認為“一般”的有25%,還有59%的人表示“失望”,10%的人“沒看”。
鄭淵潔在網(wǎng)上做了個調(diào)查,對央視春晚打分,截止2月7日上午10時15分,有4000多人參與,認為春晚得分應該在60分以上的只有25%,認為得分應在80分以上的只有9%,還有38%的人直接給出了20分。
無論官方與民間評價如何懸殊,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高揚主旋律與主流價值,遠離民間和現(xiàn)實,主旋律與媚俗化的結(jié)合,似乎是央視歷屆春晚的風格特色。而回歸春晚的平民化取向,反映現(xiàn)實問題和民生問題,則是春晚改革的重大呼聲。
清華教授猛批春晚低俗
央視兔年春晚雖然早已謝幕,但批評的聲音依然沸沸揚揚。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鷹此前發(fā)表了題為《春晚導演莫學“蘇紫紫”》的評論文章,文風潑辣,其中點名對兔年春晚語言類節(jié)目總導演馬東提出質(zhì)疑。
2月9日,馬東在博客上發(fā)表文章《真人版“專家指導”答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老師》,措辭激烈地予以“回擊”。
肖鷹在文章中說,我只想質(zhì)詢多年以來,春晚導演們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悅”還是在“取笑”作為“大部分人”的“農(nóng)民”?別的不用談,在2009至2011三屆春晚中,趙本山表演的小品,2010年《捐助》的“笑點”是“兩個光棍爭一個寡婦”,2011年《同桌的你》的“笑點”又是“兩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吃醋”,趙本山們的趣味專注于此,想像力局限于此,中國農(nóng)民就應該這樣“被正確取悅”?
對于馬東“董卿與韓喬生結(jié)婚”的玩笑,肖鷹質(zhì)疑“馬東導演的‘造謠生勢’與‘蘇紫紫’的‘裸體炒作’有何區(qū)別?”
馬東則特別在博客中用大號字體感嘆說:“說實話,見過不靠譜的,但沒見過堂堂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老師這么不靠譜的!”
對于肖鷹關(guān)于趙本山近年來春晚小品的批評,馬東說:“您的‘總結(jié)、提煉和集中表達’就是‘兩個光棍爭一個寡婦’和‘兩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吃醋’,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馬東還說:“作品好壞自有公論,毀譽由人,但是笑聲不假,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是充滿誠意的。春節(jié)是一個大眾娛樂的節(jié)日,快樂是美最好的傳達,即便節(jié)目一入您的法眼就‘快樂得不夠美’,也大可不必以一副猙獰面目示人,就跟一個小品該為道德淪喪、人心不古負全責似的!
主旋律與媚俗化
央視向來被認為是主流價值和主旋律的代表。而高揚主旋律,則成為歷年央視春晚的價值取向。今年照樣不例外。
人們不難看到,歷年的春晚,無論是歌舞類節(jié)目,還是語言類節(jié)目,幾乎每個節(jié)目的主基調(diào)都有一種宏大的價值觀與倫理觀,而這個價值觀就是一種基于現(xiàn)實基礎上的粉飾。
比如,小品《新房》中,傳達的似乎是一種房價上漲很合理、老百姓不必都買房的價值觀。
馮鞏、牛莉、小宋佳、劉金山的小品《還錢》,高揚的則是一種拾金不昧的道德觀。而這種道德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雷鋒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
趙本山小品《同桌的你》,盡管“此處刪去多少多少字”成為一大看點,卻被認為是拾賈平凹《廢都》之牙慧。雖然笑點不乏,但最后仍然少不了一種說教的姿態(tài),盡管其中穿插了不少農(nóng)民式的幽默與狡黠,引發(fā)出了不少八卦與低俗的曖昧情愫,但最終同桌之誼還是戰(zhàn)勝了一切。
這就是主旋律與主流價值的強大威力。
無論是雷鋒式的道德高標,還是同桌的友誼,似乎都讓人感覺到,這個時代,真情無處不在,美好生活無處不在,邪惡和欲念幾無藏身之地。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被善良與真情“裹挾”的美好時代。海清、黃海波的《美好時代》恰好又將這種價值觀推向了高潮。
在同為海清、黃海波主演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中,并沒有將夫妻關(guān)系、婆媳關(guān)系如此美化,然而,在春晚小品中,這種美好關(guān)系卻被演繹得“滴水不漏”。
其實,何止今年的春晚,歷年的春晚,主旋律都被那些相聲、小品及歌舞類節(jié)目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有網(wǎng)友甚至苛刻地評論,今年央視春晚,除了那個兩三歲的“花木蘭”之外,幾乎全無亮點?桃獾暮圹E太重,讓人反感,太俗難免讓人起膩。中國這么大,新奇淳樸且不失高雅的東西有的是,為什么不去挖掘?
東北小品:
春晚的“救命稻草”?
自從趙本山亮相春晚以后,歷屆的春晚似乎都少不了他和搭檔的蹤影,而不少觀眾亦將其作為央視春晚的唯一“不尿點”。
有觀眾甚至指出,如果把趙本山的小品放在開始而不是接近零點,估計后面的節(jié)目就沒有多少人看了?梢姡摆w氏搞笑”對春晚有多么重要,難怪春晚對趙本山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依賴,身體好要上,身體不好也要上。2009年春晚,眾多節(jié)目里只有趙本山的小品《不差錢》獲得喝彩。而今年的《同桌的你》依然秉承了“趙氏幽默”的一慣風格。小品結(jié)尾時,趙本山還私自加上了一段自我嘲諷式的話,似乎成為整個小品的“點睛之筆”。趙本山先是把自己貶損一番,用自己的嘴,把別人批他“低俗”的話給說了,等于封住了別人的嘴。這似乎是對社會批判“趙氏幽默”的抱怨。
“趙氏幽默”儼然成了央視春晚的“救命稻草”。然而,這“救命稻草”真能救春晚的“命”?
有網(wǎng)友評論,曾經(jīng)的春晚,相聲小品可謂是“百花齊放”,一個又一個的好節(jié)目逗得觀眾笑聲連連?墒,曾幾何時,當相聲小品的諷刺功能在春晚被拔掉后,相聲小品就像沒了生命力的“行尸走肉”,再難逗笑觀眾,予人深刻印象。而相聲小品的集體萎縮給了以滑稽忽悠為主的“趙氏搞笑”異軍突起的機會。
這種現(xiàn)象背后,有一個重要的現(xiàn)實和邏輯支撐,那就是,近年來東北語言類節(jié)目和東北媚俗文化在電視中的風起云涌。以東北和北方為主的語言類節(jié)目呈愈來愈多之勢。據(jù)統(tǒng)計,今年春晚,語言類節(jié)目占整個春晚節(jié)目總量就達三分之一。東北風勁吹神州,浸染著我們的文化血脈。就連于丹也在其新書《魅力東北話》中鼓吹東北話,甚至宣稱“東北話已成為中國文化一個重要符號”。
在很多人看來,相聲小品的好看與否,已成為衡量每屆春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比如,以往春晚相聲《宇宙牌香煙》、《五官爭功》,小品《超生游擊隊》、《打撲克》等節(jié)目就給觀眾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
然而,語言類節(jié)目增多的背后,卻是其質(zhì)量的日益媚俗化。
東北文化和“趙氏幽默”風靡全國的背后,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征候呢?有評論認為,這是一種基于主流價值觀之下的無厘頭,既有農(nóng)民式的狡黠,又有一種對農(nóng)民愚昧無知的諷刺。盡管這些小品打著貼近主流,貼近現(xiàn)實的旗號,占據(jù)了中國人生活語言的一大部,然而,卻離真正的現(xiàn)實生活越來越遠,它已經(jīng)喪失了相聲、小品最基本的批判和諷刺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媚俗。
回歸民間與現(xiàn)實關(guān)切
趙本山曾經(jīng)對媒體坦承,在央視春晚,他是一個尷尬的角色。其實,春晚在中國人的春節(jié)文化生活中,何嘗不是一個尷尬的角色?
春晚作為央視的一個“發(fā)明”,應該說是從一個美好的初衷開始:過大年大伙都圖個熱鬧。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當這臺晚會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成為除夕夜必看的電視大餐時,這個初衷卻逐漸變味了。
1983年,央視第一次辦春晚,導演黃一鶴白手起家。1985年,他將春晚舞臺搬到了工人體育館。沒想到的是,那場晚會遭到了強烈批評。黃一鶴是春晚史上最勇于嘗試卻屢屢招來批評的導演,然而,正是這種銳意的改革,才造就了春晚早年的輝煌。
而今,還有這樣一位勇于嘗試的春晚導演嗎?曾經(jīng)有導演放言對春晚進行改革,但最后展示的結(jié)果,不過是在一些節(jié)目上的小修小補,對春晚的整個流程模式、敘事方式從來沒人敢動一根指頭。
因此,我們才在春晚中看到令人怪異的地方:一段本來爆笑的小品,最后卻被硬生生地塞入一段主旋律的煽情……對于一臺本來應該讓老百姓歡樂的晚會,卻沾上太多說教的色彩。
當春晚背離了歡樂這個初衷之后,它也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枷鎖,變成一臺不能犯錯的晚會。如果這個枷鎖沒有被卸下,相信在未來,我們還得繼續(xù)觀看這種四平八穩(wěn)、淡而無味的春晚。
一方面,春晚背負著沉重的枷鎖,另一方面,它又試圖讓全國人民都感到滿意,春晚似乎誰都想討好:主管部門、廣告商、觀眾。這種求大求全的取向,造就了今日春晚光怪陸離的怪相。
一方面,我們主流的價值觀提倡要反“三俗”,弘揚正氣,弘揚主旋律,但另一方面,我們的文藝作品卻又在不斷地制造“三俗”。于是我們看到,央視春晚,一方面在傳達嚴肅、主流的價值觀,而另一方面卻又在反嚴肅,處處充斥的是“三俗”和虛假;一方面,春晚力求迎合最大多數(shù)群體的民間化審美,而另一方面,春晚卻又走向了反民間、反社會、反現(xiàn)實的深淵。
甚至不少人直接批評,央視要擺脫媚俗傾向,最根本的是要放下自己的姿態(tài),毫不吝惜地去掉那些老面孔。而在節(jié)目選拔上,則可先由地方臺推舉,多采納地方臺的建議。如是,方能真正地走向民間、回歸平民。
可喜的是,西單女孩、旭日陽剛的出現(xiàn),獲得了觀眾們精彩的掌聲。這讓許多人相信,只有走向平民化,回歸民間,化解宏大的敘事,才是春晚的根本出路。
有網(wǎng)友評論,平民化是今年春晚的最大亮點,“我要上春晚”大板塊親民而且給力。紅遍網(wǎng)絡的西單女孩和旭日陽剛雖說扮相一般,但突出了平民化的特點。西單女孩的簡單聲線和旭日陽剛的粗狂嗓音代表了普天下所有的老百姓:服裝可以不華麗、唱歌可以跑調(diào)、臺型也可以簡單,但親民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變奏 媚俗 主流 主流與媚俗的雙重變奏 雙重變奏 順境與逆境雙重變奏
熱點文章閱讀